感受黃河水韻之美——大漠黃河游
行程推薦:天河灣濕地公園—拉巴湖景區—廟廟湖景區—惠農區銀河灣生態旅游度假村—石嘴子碼頭遺址、石嘴子公園—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大地天香景區
天河灣濕地公園
平羅縣天河灣濕地公園地處寧夏沿黃城市旅游帶北部核心區域,按“一軸兩帶四區”規劃建設的公園輻射面積10萬余畝。
公園核心建筑塞上江南博物館建筑面積達9640平方米,為明清建筑風格的三層塔式建筑。
館內集中展示寧夏平原的美麗變遷,來到博物館讓您身臨其境直觀領略神奇、美麗、富饒的寧夏川。
廟廟湖生態旅游區
廟廟湖生態旅游區是平羅縣沙漠生態旅游線開發的重點旅游區之一。
這里有天然的泉水圍堰,還有蒙古牧民和尼姑修建的修行、誦經的寺廟,因此得名“廟廟湖”。被譽為“沙海圣湖”,是一種新型生態旅游區。
景區內桃花萬花齊放,白如霜雪,紅如云,已成為西北沙漠中的一道風景線,被譽為沙漠中的“桃園”。
凡是看過這里風景的人都會感嘆這里的絕美不凡,就連生活在當地的市民也會驚嘆平羅縣有這么美麗的地方。
沙漠綠洲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經過10年的打磨,在沙漠中打造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后花園”。周圍地區的游客都來賞花。
石嘴子公園 石嘴子碼頭公園
石嘴子公園水草萋萋、綠樹成蔭。公園沿黃河西岸呈帶狀分布,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
公園景觀以“山水惠農、塞上古渡”為主題,是一個集休閑活動、康體健身、文化傳承、生態修復為一體的親水公園。
濱河慢行步道自然天成地將黃河之眼、荷花池、薰衣草花園、醉心湖等景觀串聯,形成了一條地標性生態觀光帶。
石嘴子碼頭公園的標識上清楚記錄了公元446年至1988年石嘴子碼頭的歷史過往,以此說明北魏時期石嘴子碼頭就是寧夏重要的水旱碼頭。
石嘴子碼頭公園復現了清朝末年碼頭交易的場景,據說當時僅羊皮交易量達到2000萬斤以上,“十大洋行”的傳說深深印記在這里。
這里被黃河長期沖刷的崖壁酷似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造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石嘴子”崖壁,它酷似獅子的嘴,也叫“獅嘴子”,是石嘴山市市名的由來。
從石嘴山走出去的人或者是與石嘴山有著刻骨銘心情懷的人可以到崖壁邊走一走,一起領略一下歷史的滄桑與巨變,感受一下母親河的壯美與胸懷。
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
寧夏煤炭地質博物館位于惠農區城區北部,是一座紀念“一五”期間創業者奮斗歷程的工業博物館。
該館主體建設分為主陳列館、生活陳列館、觀光塔、下沉式廣場四個部分。
主陳列館負一層展區為“煤炭工業展區和科普教育區”,煤炭工業展區主要分六個展館,分別為:煤的生成、煤炭與人類、煤炭開發技術、當代寧夏煤炭工業、礦工生產生活、發展的惠農。
一層和二層為惠農科技館。一層科普教育區以“飛翔”為主題,集中展出航天航空模型,展示了我國航空航天的飛速發展。
公共區內提供了豐富的科技操作材料,通過動手操作,親子制作,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實踐、體驗和培養科技素養的平臺。孩子們的小夢想可以從這里起飛!
二樓為機器人項目中心,將機器人技術和VR技術建設作為主體布展內容,通過采用VR虛擬增強技術、增強沉浸式體驗和魅惑視頻展示科普知識與科學奧秘,科技感和體驗感巨強。
進入館中,置身于機器人世界,預示著現代機器人技術已經開創性地走進了普通生活。
大地天香景區
大地天香景區位于惠農區紅果子鎮,是惠農區第一個3A級景區,是集“生態、生產、生活、生機”四生業態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
景區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大力厚植文化基礎,修建文化大舞臺,建設玫瑰科普館,使游客在觀賞、體驗旅游產品產業鏈的同時收獲文化知識。
景區內分為嘉禾花語產業園,賞玫瑰花、品玫瑰茶、做玫瑰餅,置身花的海洋,感受花的芬芳,別有一番滋味;
釜寶醋文化產業園,問一問醋的酸爽,看一看醋的釀造,嘗一嘗醋的濃醇,有趣又酸爽;
五星級農家樂方歌農莊,熱情好客的莊主,綠色有機蔬菜瓜果采摘園,散養溜達雞和玫瑰鵝,地道樸實的家常菜,相聞雞犬之間的民宿,讓游客無論是在旭日高升,還是在華燈初上,烤幾串羊肉串,喝兩杯啤酒,微風輕拂臉頰,花香環繞庭院,好不愜意,實為鄉村旅游的休閑勝地。